现在购买硬盘,多数小伙伴都会关注一下硬盘的使用寿命。而由于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构造不同,他们的使用寿命也不同。
机械硬盘出故障一般是机械故障,往往是摔到或磕到导致磁盘形成坏道,坏道越多,寿命越短。
金士顿UV500系列SSD
但固态硬盘的寿命就不同了,是由负责写入数据的NAND闪存的“写入寿命”决定,即我们常说的擦写寿命(P/E数)。每次写入都在消耗P/E数,一旦用完,固态硬盘就会“挂”掉。
闪存又有SLC、MLC、TLC及QLC之分,它们的P/E数是逐级下降的:
SLC可以达到1万-10万次
MLC有3000-5000次
TLC有1000-3000次
QLC普遍在1000次以内
想要计算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,除了P/E数,还需要考虑在P/E数上限内预计可以写入的数据量。也就是说,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=(实际容量(单位:GB) P/E数)(每天写入容量(单位:GB/天) 365(单位:天))。
以目前主流的240GB TLC固态硬盘为例,P/E数取最保守的1000次,而普通用户每天的数据写入量通常不超过30GB,那么它的寿命就是240x1000/(365x30)=21年。
这么说就是20多年才有可能把一个240GB容量的固态硬盘完全写死,不过上面的算法还是理想化的,因为没有考虑写入放大因素的影响。
金士顿UV500系列SSD
写入放大是指闪存写入数据时,实际执行的数据量是理论写入数据量的多倍的现象。
由于闪存在写入新数据的时候,可能会涉及到擦除缓存数据,而要完成这些操作,就会导致执行的数据量大大高出理论写入的数据量。也就是说,如果想将2GB数据写入固态硬盘,实际闪存执行的数据可能是4GB。这时“写入放大“就是2。
那么上面的公式就要修改成: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=(实际容量(单位:GB) P/E数) (每天写入容量(单位:GB/天) 写入放大 365(单位:天))。
那么我们再算一下,240GB TLC固态硬盘,在每天超量读写数据的前提下,使用寿命至少为3-5年,是没问题的;而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,使用寿命8-10年,支撑到你的电脑更新换代更是妥妥的。
金士顿UV500系列SSD
在一些小软件的帮助下,我们可以很轻松的查看硬盘的部分指标,对硬盘的使用寿命做出初步预期。
比如CrystalDiskInfo,这款软件就可以查看硬盘的写入数据量和通电时间等信息。
此外,有些厂商还会推出自己的固态硬盘配套软件,它们要比第三方软件更直观反映本品牌固态硬盘的各项指标。
以金士顿自己的SSD Manager软件为例,它可以直接查看固态硬盘的健康度,并预估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,时还能监控硬盘的温度。
总结来说,当前固态硬盘的寿命不是问题,大家没必要太过纠结。
首先,原厂TLC固态硬盘的寿命应付5年家用毫无压力。而随着固态硬盘容量的增大,使用寿命已经直线上升了。再加上先进的LDPC纠错技术以及固件优化,实际使用寿命都会大幅超过厂商的质保时间。
很可能在寿命用尽之前,我们就已经为了容量而升级新SSD了~
丽台T600测试,专业显卡沦落到打游戏,性价比竟然比游戏卡还高说 ...
NVIDIA Ampere架构从发布之日起就掀起了性能飞升的浪潮 ...
作为一名硬件圈子的文字工作者,笔者经常需要用到一些和文字、数据有 ...
【硬件冷知识】听说SSD有读写上限,那么内存条呢? ...
?高端显卡的各项指标都很高,具备更多的 CUDA 核心,具备更大 ...
Hi~新朋友,记得点蓝字关注我们哟这几年,NVIDIA RTX? ...
【硬件冷知识】全家福!详解SSD接口是怎么进化的 ...
固态硬盘你买小容量还是大容量?关系到的不止是价格 ...
内存为什么要买两条8GB而不直接买一条16GB? 现在DDR ...
杯具盘点:固态硬盘N种的死法,你知道吗? ...
固态硬盘使用寿命有限?如何知道它的健康寿命呢? ...
看似规格最入门的英伟达 Ampere 工作站 ...
下文转载自作者:联想商用服务作为一个需要经常熬夜码字的勤劳gir ...
【点击查看最新行情】12/08 福州大利嘉城手机行情 苹果、华为 ...
随着5G、大数据、区块链、等一系列全新技术不断地注入物联网。安防 ...
竞技类游戏中,反应速度尤为重要。分秒之间可影响战局,玩家需要技术 ...
包装内存价格一向是PC DIY市场中最敏感的,影响用户对内存的体 ...
说在前面:前段时间装机,主要是工作和游戏兼顾,于是入了AMD R ...